英语课堂上“大孩子带小孩子”。广西希望高中供图
在美国学习、生活十余年,并拥有厦门大学的博士学位的蔡昕,目前在广西希望高中博雅初中当一名英语老师。学生们不喊他“蔡老师”,而是直呼他英文名字“Tommy”。
博士教初中英语的情况并不多见。他会给学生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英语教学?4月13日、4月27日,记者两次来到博雅初中体会这名博士老师带来的教学理念和方法
英语课程:诵读英文原著
4月13日下午,在一间小教室里,蔡昕带着一批10名初二学生诵读莎士比亚作品《麦克白》的第二幕。他的口语标准流利,而且很有耐心,碰到学生们觉得“卡壳”的地方,他一遍一遍地带领他们诵读,并不断地纠正,让他们模仿。
而初一年级四个班的同学,每周一和周三下午,则由这批受过训练的初二学生,带着诵读英语名著《木偶奇遇记》。与大部分初中选择的世界文学名著的简易本不同,博雅初中诵读的是英文原著。一般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之后,都可以背诵几千字的英文原著。
一名初一的同学说,一上初中,老师就让他们读英语原著。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累,难读、拗口,读了一段时间就习惯了,就流利了。
一位听过蔡昕诵读课的武鸣县实验学校老师说,“要给学生一杯水,老师就要有长流不断的活水。蔡老师的英语水平,给学生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。他用各种不同的语音和语调反复诵读,让学生静静地听,感受到那种纯正的语音和语调之美,然后不断地模仿和练习”。
“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,除了保证课本学习与他校一样,博雅初中特意加了两门,一是英文原著的诵读,二是美国籍外教的口语课。”博雅初中执行校长席春梅说,“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学了几十年英语,还是不能好好地运用英语?语言学习不是通过看书、做题锻炼出能力的,得通过耳朵、通过嘴巴大量练习。”
语言学习:要读就读最好的
在博雅初中,所有孩子刚开始读的是《木偶奇遇记》原著,能读能背后,进入更高阶段——诵读莎士比亚的原著。
这经过了精心选择。席春梅说:“意大利文学幽默、热情、有想像力,《木偶奇遇记》本身又是非常有趣的故事,除了学语言,书中还有一些小孩子遇到的问题,很有贴近性。”
读完《木偶奇遇记》,学生们向着莎士比亚的原著出发。初二、初三两年,老师要带着学生们至少读完两部莎士比亚原著。
对于初中层次的孩子,莎士比亚的英文原著是否太难了?
蔡昕告诉记者,对于自己的教学理念,同行之间的讨论也主要在于“阅读的材料这么难,初中的孩子能不能理解?”在蔡昕看来,“就像对刚学说话的孩子来说,语言没有难易之分,你教给他什么,他就吸收什么。所以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,要读就读最好的。一代文豪莎士比亚为英语贡献了2000多个单词,其原著是最棒的语言学习材料。”
南宁市新民中学一名英语老师表示,目前从初中就开始诵读英文原著的教学尝试还比较少,一般是读名著缩写版,用简单的词汇来诠释名著的书。他说:“因为中考的指挥棒作用,学生的课业负担重,老师的教学压力大。因此,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比较少。但英语的课外阅读很有必要,也很有用,可以培养语感、拓展知识面,从长远看是有益的。”
英语教学:大孩子带小孩子
有意思的是,蔡昕的英语教学还采用了“大孩子带小孩子”的方式。“成绩较好的初二学生会被安排去给初一学生上课、改作业。学校也象征性地给‘娃娃老师’支付课时费。”蔡昕告诉记者,“孩子们高兴的不是赚了钱,而是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。学了能用上,再学习的兴趣就很高。”
“对于诵读英文原著,有些转学过来的孩子不是很适应。”席春梅说,“对于这种情况,学校也注意在班上分层次辅导,同时还更多地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。”
有留美经历、拥有博士学位的初中英语老师,在广西并不多见。
博士来教初中是不是一种浪费?蔡昕不这么看。他说,越是基础教育,对孩子的影响就越大越深远。因此,在国外,高学历的人教幼儿园、教小学的情况很普遍。
蔡昕2007年来到希望高中,在他之后,学校的高学历老师也越来越多。席春梅说:“前一两年,还招了3个厦门大学的硕士,分别是哲学、文学、历史专业。”
学生周子胧的妈妈说,博士老师平易近人。每次她发短信询问孩子的情况,老师都及时答复,耐心地跟她沟通。邓鸿哲的家长说,孩子上了一年初中,接触到了很多名著,现在回家,随口就能来几句英语。
“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,更重要的是去了解文化、文明,而不是考试的工具。当把中考、高考等所有考试的东西扔掉后,还有东西留在脑海中,那就是对语言的感觉。”这是席春梅希望初中的英语学习能留给学生们的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