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年度集锦 内容详情

希望工程孕育出金秋硕果——来自广西希望高中的报道

查看:5532次  原创作者:su  责任编辑:  信息来源:广西希望工程  审稿人:  时间:2011-05-12 03:42:21

2009年1030日是希望工程诞生20周年纪念日。作为希望工程的发祥地,我区希望工程事业发展喜人,通过资助“希望之星”、援建希望小学、培训希望小学教师等方式,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,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。

  但是,在一些贫困山区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,有很多贫困家庭子女,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,难以继续求学深造。让孩子多读书,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是每个父母最大的心愿,能用自己的聪慧和勤奋跨越知识上的难关,踏入梦寐以求大学校门,是许多寒门学子的最大心愿。然而,现实中的无奈,已经成为贫困家庭中家长和孩子深深的遗憾。

  在这样的背景下,全国第一所以希望工程命名的高中——广西希望高中应运而生。这所专门接收全区各地贫困学子的公益性高中,自2002年创办至今,高考本科总上线率达93%,为高等学府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。

  广西希望高中,已成为寒门学子求学求知、放飞梦想的希望殿堂。

一所学校的诞生:

为了渴望求知的目光

  在我区,每年有70多万初中生毕业,然而可以继续升学读高中的不到40%。每年都有不少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,但因家庭经济贫困,无法继续学业。

  为帮助我区家庭贫困的孩子完成高中学业,实现继续求学的梦想,2002年,全国第一所以希望工程命名的高中——广西希望高中诞生了。这所高中在团区委的直接领导下,由广西希望工程办公室和广西团校共同创办,是一所公益性质的全日制寄宿高中。

  白手起家办学,可谓历尽艰辛。广西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吴宗勋告诉记者,从2000年起,他们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寻求办学资金的支持。最终,来自北京等地的7位实业家承诺出资1700万元作为创办该校的启动资金。到现在,投入建校资金已达5000万元。

  而今的广西希望高中,教学楼、科技楼、综合楼等一应俱全,总面积达3.3万平方米。学校按照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标准进行建设,各类设施齐备完善。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,花园式的生活环境,为寒门学子营造了良好的知识圣殿。

  抚今追昔,广西希望高中副校长黎传文感慨良多。学校创办伊始,面向全区招收了100名品学兼优贫困生。为了能使这些寒门骄子安心读书,广西希望工程办公室和学校负责人多方奔走,四处筹集学生们的学习、生活费用。

  辛勤的奔波没有白费,金光集团APP(中国)首先向该校伸出了援助之手。20034月,该集团向广西希望工程捐款125万元,专款支付首批100名贫困生高中3年的所有学习、生活费用。这100名学生所在的这两个班级被命名为“金光希望之星班”。此后便形成了一个惯例:金光集团每年捐款160万元,招收100名“金光希望之星”,至今已是第8届。

  此外,玉林黄河房地产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我区资助99名贫困生到希望高中就读。爱心人士许新先生则每年出资5万元人民币,与该校共同设立奖励基金——许新助学奖学金,奖励学习成绩优异或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。

  目前,在广西希望高中就读的学生来自全区各地。当中包括享受全额资助的贫困学子,以及享受部分资助的学生、自费生、体艺特长生等共1700多人。

一种理念的传承:

助学课堂弘扬首善精神

  古人云,“自助者,天助之”。从诞生第一天起,广西希望高中便以其独特的“助学”文化,孕育了更为丰富的“助学内涵”。建校8年来,全校师生秉承“导德齐礼,养体开智”的校训,弘扬传承着友爱互助的“首善精神”。

  在广西希望高中,“助学”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资助完成高中3年学业的一种“帮助”行为,更是一种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之下,尊重学生主体地位,运用各种有效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、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。

2006年以来,一种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而建立的一种“助学课堂”教学模式——“帮助学生学会学习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”在该校推广实行。“助学课堂”要求教师扮演“助学者”的角色,注重发掘高效的“助学点”,促使学生要学、会学、创造性地学。

 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,让这所新生的学校如虎添翼,进而步入了科研兴校、品牌强校的快速车道,教学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。2006年秋季学期和2007年春季学期,该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参加武鸣县期末统考,绝大部分科目名列全县头名。

2006年,到该校调研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全晓在其论文中评价道:“‘助学型课堂’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沿袭了上千年的课堂教学模式,突出了以学生认知为主体、以教师助学为主导、以课堂训练为主线的‘三主’方针,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、充满生机。”

  “助学课堂” 教学模式,使校园充满浓郁的互助之风。如今,在广西希望高中,上至学校管理层,下至各个班级,“助学”理念均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。

  除了抓好常规管理,学校还始终围绕着“以生为本、自主管理、学会做人”的目标,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,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,创立了发展平台,使学生不断由他人管理逐步走向自我管理,进而获得全面发展。

  这其中,最为突出的是“一班两制”的管理模式。该模式独具匠心地创造出让一个班级实施两套管理体制,即一个班当中选出两个班长,一个班主任助理,由两个班长分别“组阁”两套班干部,定期轮流管理班级。利用对比和竞争的机制来激发每一位班干的管理热情和创造潜能,同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精神,让更多的同学获得学习管理的机会。

  这种管理模式,在短短半年内就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正如061班班干黄凤妮所言“自从实行‘一班两制’后,班风大有起色,同学们互相竞争意识加强了,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提高。”

一群学子的奋争:

用知识改变贫苦命运

  在广西希望高中,获得资助的贫困生每人每月得到的生活资助费是200元至300元,学校一般将这笔钱这么安排:早餐2元,中晚餐各3元,余下的用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。虽然已经很简朴,但同学们纷纷表示:有书读、有饭吃、有地方住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
  确实,学校一些贫困生的家境让人无法想象。该校首批入学的覃环虎同学说:“每一位同学为了能进入高中继续学业,都曾历经困苦与磨难。”覃环虎就曾经因为交不起1000多元的学费而无法进入当地重点高中就读,加上父亲因重病无法正常劳作,母亲扛起了这个家的生活重担,两个姐姐也因为贫困而被迫辍学去打工……所幸的是,在绝望之际,广西希望高中为他送来了希望。3年里,他发奋用功,刻苦学习,最终考上了大连海事大学。4年后,他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。

  来自贺州的瑶族女孩凤金娘,因家境贫困,加上当地思想观念陈旧,认为女孩长大了终究要嫁出去,通常都不让女孩读书。“如果不是父亲一再坚持,我也会像寨子里的其他女孩一样,早早结婚生子,重复着父辈的生活。”而今的凤金娘,得益于广西希望高中提供的平台,已顺利考上广西大学,成为瑶寨唯一的大学生。

  在广西希望高中,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。现已是复旦大学研究生的隆林籍贫困生张国祥,是当年广西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其准备去打工的车站“拦截”而来;来自博白的贫困生廖柳凤,不满12岁就到外地打工,在濒临失学之际,是广西希望高中改变了这位农家女孩的命运,而今的廖柳凤已是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……

  吃水不忘挖井人,滴水相助倍感恩。能够免费进入广西希望高中就读的学生,对社会普遍都怀着浓厚的感恩情怀。该校教师表示,学生之所以能在高考中连创佳绩,主要得益于感恩之心激发的无穷力量,正是这种心态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比一般学生刻苦,收获成功也便水到渠成。

  感恩,已融入广西希望高中师生的生活。每逢节假日,学生们都会自发组成一个个小组向资助自己上学的好心人写感谢信、寄去自制的贺卡、汇报学习成绩。每当同学有困难,他们都自发开展捐助活动,特别是在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后,很多孩子竟从每月一两百元生活费中捐出80元甚至100元。每次晚会上,《感恩的心》是他们的必唱曲目。已上大学的希望高中毕业生,经常写信回母校,感念资助者,勉励学弟学妹。一字一句,情真意切,令人感怀。

  考取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郭春芬在来信中说:“有了你们的帮助,我们这些出身于寒门的学子,才得以顺利地完成了高中3年既忙碌又快乐的生活。我们顺利地通过了高考,带着各自的梦想,飞向了成功的彼岸。”如今,她已是灵山县中学的一名生物教师,她将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。

  考上华中师范大学的李怡珊来信说:“你们点燃了一颗原本微弱的星星之火,将我们的前途照亮。你们用沉甸甸的爱,把这漫漫长途,点缀得如此花香弥漫……”

一个团队的辛勤:

八方名师汇聚精心耕耘

  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8年来,广西希望高中事业蓬勃发展,如一块磁石,引得区内外名师、名校毕业生纷至沓来,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。

  在这支队伍当中,有全国优秀教师、国家级课题负责人,有自治区A级优秀科研成果获得者、“21世纪园丁工程”广西A类、B类骨干教师,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、硕士研究生。他们始终站在学校教育工作及改革的一线,坚持用一流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才干,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。

  该校教师积极开展“树立四种形象,规范四种行为,争创五个一流,争做首善之师”的活动。“树立四种形象”即:服务于学生的公仆形象、关爱学生的慈母形象、知识丰富的学者形象、文明有礼的文明形象;“争创五个一流”即:敬业精神一流、师德形象一流、业务水平一流、团队精神一流、创新意识一流;“规范四种行为”即:有对学生关爱的感情、有对学生关爱的行动、有对学生关爱的话语、有对学生关爱的艺术。

  这些规范和行为,具体到教育工作中,是对学生倾注的点滴关爱。日常生活学习中,学生的一言一行,老师们尽藏心怀——成绩跟不上的,他们主动为其“开小灶”;学生不按时到校报到,他们心急如焚,担心学生家里是否又出现困难;有的学生省吃俭用,打菜时只打一份青菜,他们便叮嘱食堂工作人员默默添上一份肉汤;至于从工资里拿钱帮助学生,更是所有老师心照不宣的默契……

  在教育教学上,他们推崇培养学生“四高内涵”和“个性充分发展”的相统一。近年来,学校逐步建立了“学科课程、活动课程、隐性课程”三大课程体系,努力发展让“学科课程出成绩、出规范;活动课程出特色、出个性”的课程目标,在书法、计算机、电子琴、绘画、礼仪等传统教学课程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外,还成立了记者团、文学社、广播站、合唱团、国学社、计算机协会、英语协会等诸多学生社团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。

  从2008年开始,该校每年举办一次“名曲欣赏周”和“读书月”活动,让他们领略中华文化盛宴;每年举办一次“辩论会”,让学生锻炼口才,展示风采;每年举办一次“艺术节”,充分展示学生文艺表演才能;每年举办一次“科技节”,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才能……

8年精心耕耘,而今硕果满枝。建校以来,全校师生在各类各项竞赛评比中,荣获国家级荣誉165人次,自治区级荣誉135人次,市级荣誉87人次。已毕业的498名“希望之星”中,有452人考上了本科院校,有126人上了全国重点大学。

承载各界爱心与期望的广西希望高中,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寒门学子成长成才的摇篮。



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82号

信息总数:989 全天访问总数:951 访问总数:9340